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
研究生培养方案
(085406)
一、学科简介
控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电子信息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是与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电气、软件、光电、仪器仪表等专业领域,以及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生物信息、量子信息等新兴方向紧密关联的专业学位。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学位点形成了控制工程人才培养方向。控制工程是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本学科点在实践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交叉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涉及国家经济建设的众多方面。
本学科2010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本学科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C,2018年本学科被评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B类”立项建设学科。目前已形成“先进控制理论、方法与应用”、“生产过程自动检测与综合控制”、“模式识别与仿生信息感知”、“智能机械与机器人控制”等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拥有“控制工程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工业节能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生产过程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工业节能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四个省级研发平台,实验室面积1200余平方米。本学科拥有一支学历水平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强,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在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及工程应用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从国家需要,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实事求是、勇于钻研、严谨诚信的科学精神;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掌握在控制工程领域从事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所必须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诚实守信,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掌握所从事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控制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能够独立解决本学科有关工程应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4.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三、研究方向
方向1: 先进控制理论、方法与应用
本方向主要研究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控制工程应用技术以及面向控制系统评价与测试仿真技术,及其在冶金、石化等复杂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方向2: 生产过程自动检测与综合控制
本方向主要研究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系统可靠性评估及设计,控制系统的自动测试方法以,据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转换方法,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及应用,动态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工业现场总线技术,高速企业网络组成及安全技术,新型大功率电子器件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方向3: 模式识别与仿生信息感知
本方向主要进行模式识别方法及应用研究,图象处理与计算机视觉,专家系统与智能决策,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及系统生物学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方法研究。
方向4: 智能机械与机器人控制
本方向主要研究可重构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问题,解决机器人系统轨迹跟踪控制、力/位置控制及最优容错控制等问题。
四、学制与学分
本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所修学分限定33学分,课程学习时间为半年。
五、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选修课程。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集体培养。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师应采取自学、研讨、启发等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限定33学分,研究生完成16学时的理论课程学习,考试合格可获得1学分,课程设置分必修、选修课程及必修环节,具体课程设置见下表。
2.个人学习计划
个人学习计划应在学生入学导师遴选结束后两个月内完成,个人学习计划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般包括:研究生学习期间总体规划,计划学习掌握的各种学习工具/应用软件等,每阶段(学期)具体学习进度及安排等。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以课堂授课为主,鼓励自学和对话式、讨论式教学,因材施教,灵活组织授课内容及教学形式。学位课及必修课采取试卷考核方式,选修课可采取试卷、报告等考核方式。考试合格可取得相应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位论文能全面地训练研究生树立严谨的学风,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应帮助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并对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全程指导。
1.个人研究计划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应尽早确定每个研究生的选题范围,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调查研究进行论文选题,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鼓励研究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论文选题应立足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在理论上或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2.论文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开题应满足《长春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管理规定》。
开题报告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进行,就论文选题作报告。论文开题应结合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意义。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①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阅读国内外近10年中的40-70篇文献,其中近三年文献不少于1/3,外文文献不少于1/3,对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②研究方案: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③研究工作基础:说明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和措施;④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3.论文中期考核
对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要求详见《长春工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规定》。
4.学术成果
硕士研究生应根据各学科的不同,学位申请人在硕士学位申请前其研究成果至少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1)以联名(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参与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形式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能反映学术水平的论文1篇以上;(2)以联名(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参与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形式在SCI(科学引文检索)或EI(工程索引)检索的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录用)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能反映学术水平的论文1篇以上;(3)以联名(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参与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形式申报发明专利1项以上;(4)以联名(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参与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形式授权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1项以上;(5)以联名(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参与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形式获得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软件著作权1项以上;(6)提交其他能体现研究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能力的成果,并附不少于8000字的报告。
5. 学位论文评审
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即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过程中,隐去学位论文作者及其导师、评阅专家信息,在学位论文作者、导师以及评阅专家之间形成双向保密关系的一种学位论文评审方式。
6.学位论文答辩
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并通过学位论文外审者,按照《长春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答辩。
7.毕业和学位授予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在申请硕士学位前,研究生需达到经校学位办备案的、学院自主制定的硕士学位申请学术条件,并符合《长春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经学校审核通过,授予控制工程硕士学位。
八、必修环节
1.学术活动(2学分)
在校期间至少选听8次以上学术报告,并向学院提交《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登记表》,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2.专业实践(4学分)
在校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一年的实践教学,实践前要提交实践计划表、实践结束后要撰写实践报告、提交实践单位意见反馈表交至各学院,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3.学位论文开题(1学分)
学位论文开题是研究生做论文期间的重要环节,一般在第三学期9-10月份进行,开题报告通过者记1学分。
本学科研究生须完成以下专业文献阅读
研究方向 |
序号 |
期刊名称 |
出版社 |
必读或 选读 |
先进控制理论、方法与应用 |
1 |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
IEEE |
必读 |
2 |
Automatica |
Elsevier |
必读 |
3 |
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
SIAM |
必读 |
4 |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
IEEE |
必读 |
5 |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
Elsevier |
必读 |
6 |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IEEE |
必读 |
7 |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
IEEE |
必读 |
8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 |
Wiley |
必读 |
9 |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
Elsevier |
必读 |
10 |
Nonlinear Dynamics |
Springer |
必读 |
11 |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
IEEE/CAA |
必读 |
12 |
自动化学报 |
科学出版社 |
必读 |
13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mulation Modelling |
DAAAM Int. |
选读 |
14 |
Simulation Modelling Practice and Theory |
PERK |
选读 |
15 |
Multiscale Modeling & Simulation |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
选读 |
16 |
SIAM Journal on Scientific Computing |
SIAM |
选读 |
17 |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 |
North-Holland Pub. Co. |
选读 |
18 |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ultiscale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
BEGELL HOUSE INC |
选读 |
19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
选读 |
20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mulation and Process Modelling |
DAAAM Int. |
选读 |
21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mulation-System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aylor & Francis |
选读 |
22 |
Journal of Statistical Computation and Simulation |
Taylor & Francis |
选读 |
23 |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
Elsevier |
选读 |
24 |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
Koninklijke Vlaamse Ingenieursvereniging |
选读 |
25 |
Applied Soft Computing |
Elsevier |
选读 |
26 |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
Academic Press |
选读 |
27 |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
Elsevier |
选读 |
生产过程自动检测与综合控制 |
28 |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
Elsevier |
必读 |
29 |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
Elsevier |
必读 |
30 |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
Elsevier |
必读 |
31 |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
IEEE |
必读 |
32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必读 |
33 |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
IEEE |
必读 |
34 |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
ELSEVIER |
必读 |
35 |
Lab on a Chip |
ROYAL SOC CHEMISTRY |
必读 |
36 |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
IOP |
必读 |
37 |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
IEEE |
必读 |
38 |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IEEE |
必读 |
39 |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
Elsevier |
必读 |
40 |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
IEEE |
选读 |
41 |
Sensors and Actuator A-Physical |
Elsevier |
选读 |
42 |
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 |
SPRINGER |
选读 |
43 |
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
IEEE |
选读 |
44 |
Nanotechnology |
IOP PUBLISHING LTD |
选读 |
45 |
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technology |
IEEE |
选读 |
46 |
IEEE Sensors Journal |
IEEE |
选读 |
47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
IEEE |
选读 |
48 |
Remote Sensing |
MDPI |
选读 |
49 |
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 |
ASSOC Computing Machinery |
选读 |
50 |
Journal of Instrumentation |
IOP |
选读 |
51 |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
IEEE |
选读 |
52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Springer |
选读 |
53 |
Measurement |
Elsevier |
选读 |
54 |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
IEEE |
选读 |
55 |
仪器仪表学报 |
《仪器仪表学报》杂志社 |
选读 |
模式识别与仿生信息感知 |
56 |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
IEEE |
必读 |
57 |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
IEEE |
必读 |
58 |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
IEEE |
必读 |
59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Elsevier |
必读 |
60 |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
Microtome |
必读 |
61 |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
IEEE |
必读 |
62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
Springer |
必读 |
63 |
Pattern Recognition |
Elsevier |
必读 |
64 |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
IEEE |
必读 |
65 |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
ACM |
必读 |
66 |
Information Fusion |
Elsevier |
必读 |
67 |
Neural Networks |
Elsevier |
必读 |
68 |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
Taylor &Francis |
必读 |
69 |
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 |
ACM |
必读 |
70 |
Neurocomputing |
Elsevier |
选读 |
71 |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AI in Games |
IEEE |
选读 |
72 |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
IEEE |
选读 |
73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
Wiley-Blackwell |
选读 |
74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
Elsevier |
选读 |
75 |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atanding |
Elsevier |
选读 |
76 |
Biological Cybernetics |
Springer-Nature |
选读 |
77 |
IEEE Transactions on Haptics |
IEEE |
选读 |
78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
MIT Press |
选读 |
79 |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
Springer Nature |
选读 |
80 |
Knowledge-Based Systems |
Elsevier |
选读 |
81 |
SIAM Journal on Imaging Sciences |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
选读 |
82 |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nomous Mental Development |
IEEE |
选读 |
83 |
IEEE Transactions on Human-Machine Systems |
IEEE |
选读 |
84 |
Machine Learning |
Springer Nature |
选读 |
85 |
IEEE Transactions on Audio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
IEEE |
选读 |
86 |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
Elsevier |
选读 |
87 |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
Springer Nature |
选读 |
88 |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Elsevier |
选读 |
89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
科学出版社 |
选读 |
智能机械与机器人控制 |
90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 |
SAGE |
必读 |
91 |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
IEEE |
必读 |
92 |
Autonomous Robots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
必读 |
93 |
Robotica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选读 |
94 |
Advanced Robotics |
VNU Science Press |
选读 |
95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oid Robotics |
SAGE |
选读 |
96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
ACTA PRESS |
选读 |
97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s Systems |
SAGE |
选读 |
98 |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
Pergamon |
选读 |
99 |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s |
SPRINGER |
选读 |
100 |
Journal of Aerospace Information Systems |
AIAA |
选读 |
101 |
Industrial Robo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
选读 |
102 |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ing |
SPRINGER |
选读 |
103 |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Magazine |
IEEE |
选读 |
104 |
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 |
WILEY-BLACKWELL |
选读 |
105 |
Bioinspiration & Biomimetics |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 |
选读 |
106 |
机器人 |
科学出版社 |
选读 |
4.中期考核(1学分)
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五学期进行,由学院负责组织。中期考核的字数不少于4000字,内容包括德育考核、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身体素质等等几个方面。对于不能通过中期考核的学生应对其提出整改意见,实行人才分流。具体要求应参照《长春工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规定》执行。
九、本培养方案自2022级研究生开始实施。
(085406)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全日制)
类 别 |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学位课程 16 学分 |
公共 基础 课程 8学分 |
1100002 |
第一外国语 |
64 |
4 |
1 |
|
1009094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
1001001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1 |
|
0404046 |
工程伦理 |
16 |
1 |
1 |
|
基础理论课程 (最多4门) 8学分 |
0401060 |
矩阵论 |
32 |
2 |
1 |
核心课程、数学类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
1201004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0403081 |
线性系统理论 |
32 |
2 |
1 |
0403079 |
机器人控制技术A |
32 |
2 |
1 |
非 学 位 课 程 8学分 |
必修 课程 |
9900000 |
人文素养课 |
16 |
1 |
1 |
必选 |
0403058 |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指导 |
16 |
1 |
1 |
必选 |
9900004 |
体育运动 |
16 |
1 |
1 |
2选1 |
9900005 |
艺术鉴赏 |
16 |
1 |
2 |
选修 课程 |
1101070 |
外教英语 |
16 |
1 |
1 |
全日制可选 |
0403078 |
人工智能B |
16 |
1 |
1 |
专业技术课程 (至少6选2门) ≥2学分 |
0403082 |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 |
16 |
1 |
1 |
0403061 |
机器视觉 |
16 |
1 |
1 |
0403095 |
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 |
16 |
1 |
1 |
0403092 |
智能控制原理与应用 |
16 |
1 |
1 |
0403087 |
机器学习 |
16 |
1 |
1 |
0403047 |
嵌入式系统应用实践 |
16 |
1 |
1 |
实验课程 (2选1) 1学分 |
0403057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 |
16 |
1 |
1 |
0403048 |
控制工程项目管理 |
16 |
1 |
1 |
企业专家授课 (2选1) 1学分 |
0403046 |
光电测量技术 |
16 |
1 |
1 |
0401037 |
创新管理 |
16 |
1 |
1 |
创新创业活动 1学分 |
0403034 |
智能仪器与系统 |
16 |
1 |
1 |
|
0403084 |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
16 |
1 |
1 |
|
0403033 |
工业过程建模、优化与仿真 |
16 |
1 |
1 |
|
0403016 |
先进控制技术与应用 |
24 |
1.5 |
1 |
|
0403007 |
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 |
24 |
1.5 |
1 |
|
0403088 |
最优控制B |
16 |
1 |
1 |
|
0403094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 |
16 |
1 |
1 |
|
0403054 |
现代测试技术 |
16 |
1 |
1 |
|
0403085 |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
16 |
1 |
1 |
|
0403060 |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
16 |
1 |
1 |
|
0403086 |
现代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导论 |
16 |
1 |
1 |
|
0403056 |
节能工程概论 |
16 |
1 |
1 |
|
0403005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外文文献阅读与写作 |
16 |
1 |
1 |
|
补修 课程 |
0403052 |
自动控制原理 |
84 |
0 |
1 |
至少2门,同等学历、跨学科必修,不计学分 |
0403053 |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
60 |
0 |
1 |
培养环节 8学分 |
学术活动(8次) |
2 |
1-5 |
|
专业实践 |
4 |
2-5 |
|
学位论文开题 |
1 |
3 |
|
中期考核 |
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