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闻宣传新理念,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不断落实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机制,完善我院新闻建设体系。2024年11月10日上午8时,长春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海龙教授开展了题为《潜水艇会游泳吗:关于人工智能知识生产的争论》的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院长吴德胜教授主持,相关专业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
刘海龙教授通过故事漫谈的方式,围绕人工智能背景、图灵测试历程、媒介与知识生产、AI是传播者还是媒介等话题展开分享。刘海龙教授分享了两个促使媒介发生变化的学界讨论:一是媒介作为主体的意向性与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缺失;二是“媒介唤醒:人是否能把机器当成一种介于人与物体之间的社会存在”,为人工智能的媒介讨论提供了新平台。
刘海龙教授指出,未来人工智能的趋势将更侧重于媒介与知识生产的探讨,强调跨学科、跨门类研究对年轻一代学者的重要性以及在研究人际传播与人机传播的过程中,应将人的文化背景与现实技术作为融合,结合人工智能对人类知识的加工与组织进行探讨。从AI与计算机间的真实现状衔接到当下人工智能发展问题,刘海龙教授强调,尽管作为“智能环绕”的人工智能主体意识可能存在缺失,但媒介本身及其主体意向性并未受到影响。
讲座尾声,刘海龙教授通过说明知识的物质性,提出在现今信息的存储与传承方式上是脆弱的,因其知识的组织架构,需要以物质为载体。对于当AI在数据资源到达一定节点之后所带来的智能指数突然涌现、以AI大模型为基础的互联网世界中人与机器的关系等问题,刘海龙教授都做出了自己的详细见解。刘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对人工智能知识生产的发展保持乐观,尽可能地享受它给予我们的便利,并进一步推动其发展,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的良性价值生态。
刘海龙教授逻辑严谨,幽默风趣,通过丰富的举例论证,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野,也在互动中交流学术知识,激发了我院学子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深入探索的热情。未来,新闻与传播学院将进一步扩大部校共建成果,深化拓展共建内涵,坚持守正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属于工业大学特有的一流新闻学院建设之路。
审核人(管媛辉)